中文      English
 
 
世界軌道交通資訊網
首頁 -> 雜志精選 > 內容

北京出臺市域(郊)鐵路規劃

2023-04-07 來源:
本文摘要:未來,北京市將規劃共12條總計約874公里線路,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里,旅游線路共5條線(段),長247公里。線路可根據需求靈活運營組織。
  前不久,市政府聯合國鐵集團正式批復《北京市域(郊)鐵路功能布局規劃(2020年-2035年)》。未來,北京市將規劃共12條總計約874公里線路,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里,旅游線路共5條線(段),長247公里。線路可根據需求靈活運營組織。市民既可以在通勤列車上實現舒適便捷的服務,提高長距離出行的時間效率;亦可踏上旅游列車體驗“車在畫中跑”的美好心情,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提升出行的獲得感。
 
  12條總計874公里
 
  北京市域(郊)鐵路是北京市多層次軌道交通功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快線的一種形式,主要利用現有及規劃鐵路資源,服務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與新城和跨界城市組團的快速通勤聯系及旅游交通。相比地鐵,市域(郊)鐵路站間距更大,速度更快,服務范圍更廣。
 
  目前,北京已開通市郊鐵路S2線、城市副中心線、懷柔至密云線、通密線等4條線路,市域內運營總里程約365公里,共計24座車站。網絡框架初步搭建,市郊鐵路成為市民出行新選擇。
 
  《布局規劃》落實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相關要求,形成“利舊優先、四網融合、廊道集約、多點錨固”的方案。規劃線路共12條,分為14個規劃項目,總計約874公里,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里,旅游線路共5條線(段),247公里。線路可根據需求靈活運營組織。結合線路功能定位和運輸需要,近期重點推動城市副中心線、東北環線、新城聯絡線及市域(郊)通密線、京門線、京包線、門大線、京原線8個項目(約526公里)前期研究。
 
  構建以城市副中心為核心的網絡
 
  市域(郊)鐵路作為北京市軌道交通功能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快線的一種形式,主要利用現有及規劃鐵路資源,服務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與跨界城市組團的快速通勤聯系和旅游交通。
 
  依據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規劃中“一核兩翼”的首都空間格局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規劃》提出構建“半環+放射”的網絡形態,支撐和引領城市空間布局優化。
 
  “半環”串聯城市副中心與順義、亦莊、大興、房山、懷柔、密云等多點新城,以城市副中心為核心聯系多點新城,促進多點地區相互聯系,形成功能互補、協同發展格局。
 
  “放射”分為東部、東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西北部、東北部七個主要方向,其中,東西放射線連接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主要功能是建立中心城區與外圍主要功能疏解承接地的快速聯系,促進城市沿廊道“簇軸式”發展。
 
  此次規劃將覆蓋北京市域主要空間走廊方向,有效串聯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組團。圍繞中心城區30公里圈層實現45分鐘通勤,圍繞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70公里圈層構建1小交通圈。力爭規劃期市域(郊)鐵路客運量達到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的5%。通勤線路新建雙線或復線化改造、樞紐節點擴能后提供高峰時段公交化服務,通勤線路規劃期高峰時段具備每小時開行6至8對的條件,力爭重要方向具備每小時開行10對以上的條件,其他類型線路結合線路能力和運輸需求合理開行。市域(郊)鐵路以服務乘客為目標,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包括與城市交通力爭實現一卡通用、安檢與候乘便利化,方便乘客出行等。
 
  市域(郊)鐵路有快有慢,有張有弛?!恫季忠巹潯穼⑹杏颍ń迹╄F路劃分通勤和旅游走廊,結合城市空間結構特點,提供差異化服務。既有平均旅行速度在60公里/小時以上的副中心線提供通勤服務,也有沿途風景如畫的懷密線提供旅游選擇。通勤線路提供早晚高峰時段公交化服務,旅游線路重點提供生態涵養區城鎮組團與旅游景區的交通出行,周末時段的特色化服務和整體包裝,引入市場化運作,打造精品特色的旅游服務。
 
  市域(郊)鐵路開通之初增加開行頻次,提升服務水平,增加簡易車站,培育客流;近期聚焦高效服務、運力提升、用地集聚;遠期實現高質服務、四網融合、站城一體。以服務乘客為目標,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包括與城市交通實現一卡通用,安檢與候乘便利化,方便乘客出行。
 
  與此同時,規劃構建面向區域協同的一體化軌道交通網絡,支撐和保障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北京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優化重組,促進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的形成,全面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的獲得感。
 
  《布局規劃》是國內首個路市共同編制的超大城市市域鐵路功能布局規劃,突破了北京市域范圍,覆蓋北京市域主要空間走廊方向,有效串聯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組團,內外功能區聯動,有助于產業轉移和協作,同時充分預留系統拓展彈性空間,為京津冀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
 
  規劃不僅統籌客貨運輸需求,提出加快推進鐵路過境貨流外遷,還統籌城市和地區發展條件,以就近乘降、分散客流減少聚集壓力為原則,優化樞紐布局及功能,長途客運服務則由“單點作業”服務向“多點乘降”服務轉型。
 
  推動融合發展
 
  北京在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也推動站城融合,提升發展活力。城市堅持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加強市郊鐵路線路、車站及周邊土地一體化規劃,推動鐵路與城市一體化發展。
 
  2021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復公布首批軌道交通微中心名單,其中市郊鐵路微中心占比近50%,計劃提前實施霍穎綜合交通樞紐。這是北京首個市郊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將為市郊鐵路樞紐站和微中心的規劃建設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2022年底,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市郊鐵路霍營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今年底開工建設?;魻I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用地范圍約16公頃,建筑規模約7.6萬平方米。預計建成后,可實現市郊鐵路東北環線、地鐵8號線、地鐵13B線等3條軌道交通線路接駁換乘,并圍繞軌道交通統籌公交車、自行車等多種出行方式,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區域交通出行能力整體提升。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北京市首個市郊鐵路微中心試點,該項目通過規劃、設計、立項、建設等全流程一體化,推動綜合交通樞紐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銜接,將實現交通功能與商業辦公、公共服務功能高效耦合。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繼續推進微中心建設,實現“軌道上的職住平衡”。全市將深化市郊鐵路微中心研究,細化項目實施方案,加快實施霍穎綜合交通樞紐等一批市郊鐵路微中心。推廣TOD理念,引導城市功能和人口向軌道站周邊集聚,充分發揮軌道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推動鐵路與城市深度融合,實現“軌道上的職住平衡”。進入“十四五”時期,北京將著力補齊城市交通短板,大力發展市郊鐵路,讓軌道交通在“主城區內密起來,主城區外快起來”,推動“四網融合”,實現軌道引領城市發展,建設“軌道上的北京城”。
 
  除了《北京市域(郊)鐵路功能布局規劃(2020年-2035年)》,北京還出臺《北京市域(郊)鐵路設計規范》《北京市域(郊)鐵路安全驗收規范》,編制《北京市域(郊)鐵路運營服務規范》等一系列規范標準,市域(郊)鐵路發展更加科學。
 
  此外,2022年9月30日,北京市域鐵路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是全國首個由省級人民政府與國鐵集團聯合成立的以市郊鐵路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也是路市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這將有助于北京落實國家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相關精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打造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城際鐵路、干線鐵路“四網融合”首都軌道交通新格局,完善和提升區域鐵路路網功能,為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支撐。
上一篇:安徽鐵路建設發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相關文章

?! ☆}
 
 
 
封面人物
市場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總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出臺市域(郊)鐵路規劃

  前不久,市政府聯合國鐵集團正式批復《北京市域(郊)鐵路功能布局規劃(2020年-2035年)》。未來,北京市將規劃共12條總計約874公里線路,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里,旅游線路共5條線(段),長247公里。線路可根據需求靈活運營組織。市民既可以在通勤列車上實現舒適便捷的服務,提高長距離出行的時間效率;亦可踏上旅游列車體驗“車在畫中跑”的美好心情,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提升出行的獲得感。

 
  12條總計874公里
 
  北京市域(郊)鐵路是北京市多層次軌道交通功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快線的一種形式,主要利用現有及規劃鐵路資源,服務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與新城和跨界城市組團的快速通勤聯系及旅游交通。相比地鐵,市域(郊)鐵路站間距更大,速度更快,服務范圍更廣。
 
  目前,北京已開通市郊鐵路S2線、城市副中心線、懷柔至密云線、通密線等4條線路,市域內運營總里程約365公里,共計24座車站。網絡框架初步搭建,市郊鐵路成為市民出行新選擇。
 
  《布局規劃》落實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相關要求,形成“利舊優先、四網融合、廊道集約、多點錨固”的方案。規劃線路共12條,分為14個規劃項目,總計約874公里,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里,旅游線路共5條線(段),247公里。線路可根據需求靈活運營組織。結合線路功能定位和運輸需要,近期重點推動城市副中心線、東北環線、新城聯絡線及市域(郊)通密線、京門線、京包線、門大線、京原線8個項目(約526公里)前期研究。
 
  構建以城市副中心為核心的網絡
 
  市域(郊)鐵路作為北京市軌道交通功能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快線的一種形式,主要利用現有及規劃鐵路資源,服務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與跨界城市組團的快速通勤聯系和旅游交通。
 
  依據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規劃中“一核兩翼”的首都空間格局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規劃》提出構建“半環+放射”的網絡形態,支撐和引領城市空間布局優化。
 
  “半環”串聯城市副中心與順義、亦莊、大興、房山、懷柔、密云等多點新城,以城市副中心為核心聯系多點新城,促進多點地區相互聯系,形成功能互補、協同發展格局。
 
  “放射”分為東部、東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西北部、東北部七個主要方向,其中,東西放射線連接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主要功能是建立中心城區與外圍主要功能疏解承接地的快速聯系,促進城市沿廊道“簇軸式”發展。
 
  此次規劃將覆蓋北京市域主要空間走廊方向,有效串聯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組團。圍繞中心城區30公里圈層實現45分鐘通勤,圍繞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70公里圈層構建1小交通圈。力爭規劃期市域(郊)鐵路客運量達到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的5%。通勤線路新建雙線或復線化改造、樞紐節點擴能后提供高峰時段公交化服務,通勤線路規劃期高峰時段具備每小時開行6至8對的條件,力爭重要方向具備每小時開行10對以上的條件,其他類型線路結合線路能力和運輸需求合理開行。市域(郊)鐵路以服務乘客為目標,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包括與城市交通力爭實現一卡通用、安檢與候乘便利化,方便乘客出行等。
 
  市域(郊)鐵路有快有慢,有張有弛?!恫季忠巹潯穼⑹杏颍ń迹╄F路劃分通勤和旅游走廊,結合城市空間結構特點,提供差異化服務。既有平均旅行速度在60公里/小時以上的副中心線提供通勤服務,也有沿途風景如畫的懷密線提供旅游選擇。通勤線路提供早晚高峰時段公交化服務,旅游線路重點提供生態涵養區城鎮組團與旅游景區的交通出行,周末時段的特色化服務和整體包裝,引入市場化運作,打造精品特色的旅游服務。
 
  市域(郊)鐵路開通之初增加開行頻次,提升服務水平,增加簡易車站,培育客流;近期聚焦高效服務、運力提升、用地集聚;遠期實現高質服務、四網融合、站城一體。以服務乘客為目標,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包括與城市交通實現一卡通用,安檢與候乘便利化,方便乘客出行。
 
  與此同時,規劃構建面向區域協同的一體化軌道交通網絡,支撐和保障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北京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優化重組,促進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的形成,全面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的獲得感。
 
  《布局規劃》是國內首個路市共同編制的超大城市市域鐵路功能布局規劃,突破了北京市域范圍,覆蓋北京市域主要空間走廊方向,有效串聯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組團,內外功能區聯動,有助于產業轉移和協作,同時充分預留系統拓展彈性空間,為京津冀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
 
  規劃不僅統籌客貨運輸需求,提出加快推進鐵路過境貨流外遷,還統籌城市和地區發展條件,以就近乘降、分散客流減少聚集壓力為原則,優化樞紐布局及功能,長途客運服務則由“單點作業”服務向“多點乘降”服務轉型。
 
  推動融合發展
 
  北京在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也推動站城融合,提升發展活力。城市堅持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加強市郊鐵路線路、車站及周邊土地一體化規劃,推動鐵路與城市一體化發展。
 
  2021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復公布首批軌道交通微中心名單,其中市郊鐵路微中心占比近50%,計劃提前實施霍穎綜合交通樞紐。這是北京首個市郊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將為市郊鐵路樞紐站和微中心的規劃建設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2022年底,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市郊鐵路霍營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今年底開工建設?;魻I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用地范圍約16公頃,建筑規模約7.6萬平方米。預計建成后,可實現市郊鐵路東北環線、地鐵8號線、地鐵13B線等3條軌道交通線路接駁換乘,并圍繞軌道交通統籌公交車、自行車等多種出行方式,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區域交通出行能力整體提升。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北京市首個市郊鐵路微中心試點,該項目通過規劃、設計、立項、建設等全流程一體化,推動綜合交通樞紐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銜接,將實現交通功能與商業辦公、公共服務功能高效耦合。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繼續推進微中心建設,實現“軌道上的職住平衡”。全市將深化市郊鐵路微中心研究,細化項目實施方案,加快實施霍穎綜合交通樞紐等一批市郊鐵路微中心。推廣TOD理念,引導城市功能和人口向軌道站周邊集聚,充分發揮軌道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推動鐵路與城市深度融合,實現“軌道上的職住平衡”。進入“十四五”時期,北京將著力補齊城市交通短板,大力發展市郊鐵路,讓軌道交通在“主城區內密起來,主城區外快起來”,推動“四網融合”,實現軌道引領城市發展,建設“軌道上的北京城”。
 
  除了《北京市域(郊)鐵路功能布局規劃(2020年-2035年)》,北京還出臺《北京市域(郊)鐵路設計規范》《北京市域(郊)鐵路安全驗收規范》,編制《北京市域(郊)鐵路運營服務規范》等一系列規范標準,市域(郊)鐵路發展更加科學。
 
  此外,2022年9月30日,北京市域鐵路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是全國首個由省級人民政府與國鐵集團聯合成立的以市郊鐵路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也是路市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這將有助于北京落實國家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相關精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打造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城際鐵路、干線鐵路“四網融合”首都軌道交通新格局,完善和提升區域鐵路路網功能,為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支撐。

上一篇:安徽鐵路建設發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18videosex性欧美黑色,欧美在线网站,freexx性欧美另类hd